今(zuó)日晚饭后突然好困好困,靠在椅子上眯了一会儿,醒来之后脑袋昏沉,像是记忆断片了,睡着前的几分钟几乎完全没有印象了..

于是看了本课外书。🙄

佛学概论》 // 开始遍历这一整个系列了!

在 6 年前的大一下,我曾经和沈明哥一起上过佛教的选修课。然而那时候仍是没有皈依 markdown 记上课笔记的“史前”年代,所以具体学过啥几乎都没印象了.. 只有当偶尔看到一两个名词的时候感叹:😯 我好像看到过诶!!

这本书其实说的也非常非常粗略.. 不过我也就是大致看看西方的视角而已。在这篇笔记里我也没打算梳理自己对于佛教的全部看法,仅仅针对书里出现的一些字句写写评论好了。

佛学于我

长到现在,三观几乎已经完全定型了呀,我并不是一名佛教徒,我所理解的佛教核心逻辑、或者说其基于的假设/讨论的核心问题(再或者说是我真正关心的问题)是:

  • 众生皆苦
  • 我们如何认识这个苦
  • 我们如何超脱这个苦(涅槃)

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四圣谛」:

四圣谛,即(一)一切皆苦;(二)苦起因于欲望;(三)一切苦皆可得到解脱;(四)存在着一条解脱苦难的途径。

关大眠 (Keown D.) (2013-06-01). 牛津通识读本:佛学概论(中文版) (Kindle Locations 548-549). 译林出版社. Kindle Edition.

「众生皆苦」的说法会造成一种悲观主义的印象。但是,

在这样和那样的境况下,“不满足”较之“受难”似乎更能表达出“苦”的真义。

关大眠 (Keown D.) (2013-06-01). 牛津通识读本:佛学概论(中文版) (Kindle Locations 566-567). 译林出版社. Kindle Edition.

怎么说呢,现实确实是这样的呀,绝大多数不开心的原因都是「不满足」,或者说是未达预期。反正我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的境界完全不感兴趣,在我看来这已经失去了人性。我敬爱的高中语文老师曾经这么说文解字:「佛」,弗人,不是人。(另俩是「儒」——社会需要的人、「仙」——山里隐居出世的人) 我是同意这个「弗人」的说法的。

所以,我宁愿把佛教在这方面的观点理解成「对期望的管理,对人本性里的欲望的管理」,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还挺带感的?

书中其实也有说到,这种非常写实的着眼点,是佛教思想在西方世界传播的一个利器。


而且,佛陀也没有具体解释达到终极目标涅槃之后会是什么样。

佛陀不主张探究涅槃的性质,倒是强调过努力获得涅槃的重要性。他把探究涅槃性质的人比作身中毒箭者,不去设法拔出毒箭,反而不住追问放箭者的情况,比方说叫什么名字,属于哪个部族,放箭时距离有多远等等(M.i.426)。

最终涅槃的本质除了体验者之外仍然是个谜。我们所能确切知道的只是这一点,涅槃意味着苦难与轮回转生的终结。

关大眠 (Keown D.) (2013-06-01). 牛津通识读本:佛学概论(中文版) (Kindle Locations 643-649). 译林出版社. Kindle Edition.

超脱「苦」之后的涅槃状态,佛陀没有具体解释,可能这根本无法解释,就像三维生物要给二维生物描述三维世界;可能佛陀自己也不知道;也可能佛陀觉得现在不说更好,还没到说的时候。孔子不也说「未知生,焉知死?」,然后就这么把死后的问题一笔带过了..

我自己倾向于认为,佛陀自己可能也并不了解…. 不然像他这样的智者,肯定是知道「不了解目的地就上路」是绝对不如「知道目的地的美景」更有吸引力的呀。亦或者他觉得这样的追求/期待也是属于要根除的欲望么?我无意探索佛陀初创这个理论的时候的原意究竟是啥(写到这里想到了斯卡利亚大法官的司法原意主义法学精神)。和一神教不一样,佛陀并不需要肩负绝对正确的责任。更何况我本来就不是信徒,仅仅取其所需而已。

另外一些有趣的角度

核心问题就写到这里,至于具体的后续发展,比如大乘小乘(上座部)的分别,我其实并不怎么关心,不过大乘的下边这个观点其实和我想要达到的非常相似呀:

当然菩提萨埵并不像基督那样为他人赎罪,而是以自己的努力成为众生的“益友”。他的帮助之道就是成为众生的榜样,以实用方法减轻众生苦痛,鼓励并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走上解脱之途。

关大眠 (Keown D.) (2013-06-01). 牛津通识读本:佛学概论(中文版) (Kindle Locations 697-699). 译林出版社. Kindle Edition.


另外这是西方角度的读本嘛,书中也讨论到了佛教如何与现代的权利/义务观念相整合,这个挺有意思的。在一神教里,「人的尊严」来自何处很好解答呀,e.g.

Genesis 1:27 (NIV)

So God created mankind in his own image,
in the image of God he created them;
male and female he created them.

在佛教中,人的尊严似乎源自人人皆具有明心见性的能力,正如佛教传统中诸圣和佛陀本人的事迹所显示的那样。“佛陀”反映出了人所具有的潜力,体现了深刻的见识和慈悲——众生皆可仿效的品质——从中可以寻得人的尊严。佛教教义曾经指出,我们都是潜在的佛陀(大乘佛教某些派别将之表述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或证悟得道的种子)。由于具有这种共同的悟道潜力,所有个体都值得受到尊重。故此为了公平起见,每个个体的权利也都应该受到保护。

关大眠 (Keown D.) (2013-06-01). 牛津通识读本:佛学概论(中文版) (Kindle Locations 1198-1202). 译林出版社. Kindle Edition.

也说得通哦 😯 。


下边这个点我从来没想到过.. 2333

同样的困难也困扰着想撰写其他早期宗教人物(如耶稣)传记的人们,故此要想在勾画“历史上的佛陀”时取得更大成功是没什么可能的,甚至还有额外的麻烦:既然佛教徒相信“来生转世”,那么要写出完整的佛陀传记还必须包括他的前生后世!

关大眠 (Keown D.) (2013-06-01). 牛津通识读本:佛学概论(中文版) (Kindle Locations 282-284). 译林出版社. Kindle Edition.


还有下边这个观点也是我所认同的,但是那句谚语我搜不到,难道又是什么出口转内销的类似「先贤孟修斯」、「常凯申」之类的吗 = =

根据佛教说法,人具有自由意志,而行使自由意志便需自决。在现实意义上个体通过自己的道德选择确实创造了自己。通过自由而反复地选择某类事物,个体塑造了自己的性格特征;通过自己的性格特征他又塑造了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如谚所云:“做一事成一习,以一习成一性,以一性成一命。”

关大眠 (Keown D.) (2013-06-01). 牛津通识读本:佛学概论(中文版) (Kindle Locations 470-473). 译林出版社. Kindle Edition.


以上皆为一家之言,基于模糊的旧时记忆以及这本书里的描述,所以肯定有偏差的,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