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上一期在这。
Hello World
按北京时间,整整25年前的现在,我来到了人间。但是我这么多年过去,已经行将奔三的一个人了,还一事无成。。。。掰着指头算了算,事业、金钱、人生伴侣,全都在和我捉迷藏,所以现在有一股泯然众人的焦虑,但我同时仍旧有一股迷之自信😅。
上周我去看了 Coco,被《寻梦环游记》的片名误导,一开始我还以为它是个少年追逐音乐梦想的故事,还说没有类似经历、没有共鸣。但画风一转,发现它讲的其实是家庭,是爱,是遗忘,那可就一下戳中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了😭。
他们说,我会死去3次,
- 第一次是在我停止呼吸的时候,从生物学上来说,我死去了。
- 第二次是在我下葬的时候,从社会的意义上说,我死去了。
- 第三次是在这个世界不再有人记得我的时候,我在这个世界留下的痕迹真真正正消失了。
所以 Coco 才如此直击人心!在死亡的未知之外,这背后无边无际的孤独感使我灵魂都在颤抖。但电影过后,我很快就恢复了过来,相比于《寻梦环游记》,我终究还是更喜欢《疯狂动物城》,生活总要继续,生活总会继续,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也没有时间让我伤春悲秋了。
幼儿园虐童事件
回到现实,然后就会发现现实怎么比电影还戏剧。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官方通告声称没有性侵)的新闻让我看得很气愤、很绝望。我希望事件的真相如同官方通告声称的那样,不存在性侵🙏。
大二的时候我就看过了《谣言》这本书,也一直认同不信谣、不传谣,按照现在网上报道的尿性,事件刚出来的时候别急着站队,等两天说不定就有反转。但是,这次官方的各种删帖行为完全无法令人信服。
有同学在朋友圈表示:面对「谣言四起」的情况,或许删帖是个可行解。我对此完全反对!他说的谣言所带来的「损失」,其实是短期的,是阵痛、是可以恢复的。而公信力的丧失是一个长期的、几乎不可逆的恶性循环。删帖这个问题的死穴在于,没人需要为公信力丧失的长期恶果担责,相反,短期的阵痛(稳定)却是需要追责的,那这就很难改变了😔。
即使假定它真的是谣言,不做删贴这样的自损举动能不能「解决」谣言问题呢?当然可以的。举个最相近的例子,在近10年前,在奥运之后的那几年里,「公知」掌握了网络上绝大部分的话语权,但随着或真或假的公知发的谣言段子、随着国家自身的持续发展,现在就连公知这个词都已经变成贬义了。删贴真的只是贪图一时的下下策。体制内没有人看出删帖的危害吗?体制内没有人知道这种突发事件下的最佳公关策略吗?我不信。反正这次的事件真的很让我很寒心😔,真正影响了我的未来人生规划。
我希望有一个去中心化的黑历史记录链条,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The North Remembers」。它从每天抓取微博热门话题开始,去中心化地添加线下的公证后信息进行跟进,自动生成文摘的 NLP 技术也可以用来帮助追踪,希望每个热门话题至少做到有始有终。不知道现在有这样的东西没,希望有,希望早点有,如果我毕业的时候(算不算立 flag….)还没人做这个,那就我来🙏。
立 flag
说到立 flag,万维钢老师专栏的《043 | 正能量的副作用》一期说到了这个——YY 成功后的状态到底有没有用?那些每天把梦想喊出来的人到底有没有用?
有一个实验,是把学生分为3组:
- 每天花几分钟想象自己已经取得好成绩之后是什么感觉;
- 每天花几分钟想象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如何准备考试;
- 对照组。
最终的结果是考试成绩 ② > ③ > ①。因为正能量组的学生为考试成绩做准备花的时间是最少的。。他们在考前获得了更多自信,然后就不怎么准备考试了。。
所以这类 flag、这类正能量梦想之所以有负作用,就在于它想象的是做事的「结果」,人们容易自我暗示,仿佛已经得到了这个结果,以至于不想去做事了。而取得了好效果的实验,都是让人想象做事「的过程」。
这点我真是太有体会了。。YY 之后、列好计划之后就不想干活了,然后就拖延了。。。。
取名
半年多前,我帮表姐的二宝宝想名字,然后顺带就想了想自己将来能给孩子取什么名字,还因此看起了《资治通鉴》(这里).. 现在我更新取名的方法论了。现在我觉得,取名字这种事情吧,关键在于要有个合理的故事,它其实不讲究用字用典要有多么高贵典雅、有什么寓意象征。我的新标准是:
- 背后有一个有趣的支撑故事
- 念起来朗朗上口
毕竟,一个故事带来的画面感远比什么好寓意、好象征给人的印象要来得深刻。这是有序信息对无序信息在留下印象的能力上的碾压。归根结底,名字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最有用,这时候用一个与自身(或者父母)相关的有趣故事让别人记住,岂不是一桩美谈😄。《西部世界》里的 AI 不也就是用故事支撑的么,一个道理。
豆瓣时间
月中的某天,豆瓣的侧边栏推荐吸引了我,那是杨照老师的古今·史记百讲完结的广告,是已经上线半年多的「豆瓣时间」栏目的内容。我试听了一下就入了。100讲共¥128,每一讲 20min 左右,相当于是用每小时 ¥3.84 的价格购买了33小时多的背景音享受,对我来说真的是超值了!
有一天,在我听这个的时候室友问我:听这个有用吗?其实,我喜欢,这就足够了。能用 ¥3.84 的价格购买一小时的音频享受,我很满足的。同样的道理,我非常喜欢「知识付费」这个概念。不久前有一篇《罗振宇的骗局!大部分知识付费其实都是大忽悠》的朋友圈热文(虽然我的朋友圈里没见人转发过..),我反正哈哈一笑就过了。
在我看来,能够用付出金钱的方式获得筛选过后的高质量信息摄入渠道,简直是吾辈之幸好吗!以前,很多时候我想要得到信息都不知道去哪里找(我把它归咎于三四线小城市青年的眼界劣势),现在花钱就能获得一个领进门的机会,之后自己有了方向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花钱能解决的问题那还╮(╯_╰)╭。
得到、分答、知乎live、豆瓣时间,等等几个知识付费的平台我都尝试过了,我最喜欢的还是得到专栏这样的高质量信息平台。分答和知乎live里就太多良莠不齐的东西了,完全没有兴趣。
但不得不说,那篇文章中列举的很多攻击论点确实是存在的,我记得得到在国庆期间有过一个活动——在国庆期间听完最多书的人可以获得什么什么奖励,有人在评论区里用三倍速(是的,三倍速)估算了一下所能听完的最大数目。这种活动在我看来就完全是糟粕了,以这样的速度只是「听」完一本书,有毛用??
所以工具嘛,还是要看人怎么用。杨照老师的史记节目我现在听完了大概30讲,杨照老师的声音慢条斯理的,讲的内容也是我不需要记笔记,可以听听就过的,所以确实是当做享受在听。连带着,我在得到上的音频播放速度也从 1.5 倍削减到了 1.25 倍。现在,听这类音频成为了一种享受,而非几个月前那样当作任务,好事!
另外,从 app 交互就可以看得出来,豆瓣时间做的太粗糙了!都半年多过去了,连一个批量下载、批量删除都没有。我还得把101个音频手动点一遍各自的下载按钮。这点我在相关的豆瓣小组上吐槽了,官方团队说已经收到反馈、加到产品日程中了。其实我觉得吧,这些交互上的细节朝着得到看齐就足够了。
在开始使用豆瓣时间这个产品之后,我注意到官方还有一份《声优召集令》。有点不要脸地说,我很喜欢自己的声音,特别是感冒的时候😳!我在业余 TODO 列表里就写过一条——当一次声优或者电台嘉宾。
然后我就自己录了 5min 的音频给官方团队寄了过去。最开始我打算念之前写的一篇博文的,但是尝试了一下,对着稿子念的话持续 5min 一定会出错…. 毕竟不是科班出身。然后我就干脆即兴说了 5min,吐槽了豆瓣读书的短评字数限制(之前降到140字了,完全不够!不过前两天我发现已经恢复到350字了),吐槽了豆瓣app的偷电bug,就这么扯了 5:30。之后又尝试了几次,但都没有第一次即兴说的好…. 于是就拿这即兴的 5:30 发邮件寄给了官方团队。
不过第二天早上我收到回复,说我录制的 m4a 格式是乱码打不开,需要 mp3 或者 wav 格式。😓然后还要填写是否能去豆瓣总部录音、自己是否有录音设备等等信息,我的热情也就渐渐消退了,TODO list 就留一个「当一次电台嘉宾」好了咯😅。
明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