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回答知乎上的这个问题:「有什么真实的人物,前半辈子极尽荣耀,后半辈子极其潦倒,没能善终,又或者还没死已经生不如死尝尽世间百态?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712237/answer/95059455


古罗马帝国的戴克里先皇帝!

荣耀:曾贵为皇帝,欲改罗马帝国国运

戴克里先曾经贵为罗马帝国的皇帝(公元284年11月20日至305年5月1日在位),在位期间结束了之前235-284年期间的军人干政、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乱象,那段三世纪危机期间内罗马出现了26位皇帝,平均在位时间只有2、3年。作为当政期间罗马世界的第一人,戴克里先曾经的荣耀无可比拟吧。

戴克里先在位期间进行了改革,如

  • 设立了四帝共治的制度——即东西分治+正副皇帝,不过此时更主要的只是分管军事防务,政务仍旧主要是戴克里先负责,大家保持默契尽量互不插手;
  • 还有军事改革——或许是军队蛮族化的开端;
  • 税制改革;
  • 社会体系改革——变的更像是东方式的绝对君主了,元老会的地位都下降了;
  • 复兴诸神信仰,其间亦曾镇压基督教等等等等。

这些改革措施是为了给罗马帝国续命,好坏另说,其影响力肯定是杠杠的。没有这些改革的话,罗马帝国有可能在那时候就已经灭亡了。但也有很多人觉得:

从戴克里先开始,到君士坦丁奠定基础之后的罗马帝国,已经不再是罗马了。

潦倒:晚年毫无存在感,连妻女都无力保护,看着亲手建立的制度一步步崩溃

戴克里先皇帝在公元305年执政20年多之后主动宣布退位,而且退的干净利落,直接回故乡养老去了。马克西米安是当时另外的一位正帝,是戴克里先很信任的副手,他和戴克里先一起退位,但是后来又复出,只是后来在与君士坦丁权利斗争中失败了,在被君士坦丁俘获之后:

不久,副帝君士坦丁公开宣布,前任正帝马克西米安自杀身亡。

公元310年开始,随着马克西米安的退场,有关戴克里先的记载也就很少看到了。不管正帝还是副帝,甚至被定为篡位者的马克森提乌斯,在公元310年之后,所有掌权者都开始恣意行事,不再理会戴克里先的意见。

戴克里先只有一个女儿瓦莱里娅,没有儿子。在四帝共治的期间,瓦莱里娅嫁给了戴克里先的副帝伽列里乌斯。时间来到公元313年,此时争夺最高权力的帝位候选人只剩下君士坦丁、李锡尼和此时的东方副帝马克西米努斯·代亚。

而君士坦丁和李锡尼都已经娶了有王室血统的曾经的“公主”,所以剩下的东方副帝先生就向已经守寡了的瓦莱里娅求婚(她嫁的原副帝伽列里乌斯已经在2年前去世了),也想要这么一个政治身份。

但瓦莱里娅拒绝了他的求婚。恼羞成怒的马克西米努斯·代亚立刻派兵,不仅将这位先帝遗孀,还有恰巧在这个时期来探望女儿的戴克里先夫人一起逮捕,关进了大牢。

当时戴克里先身在亚得里亚海的海滨宫殿中,当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派遣使者来到副帝跟前。除了对妻女所受到的待遇表示抗议外,还要求副帝把两名女性交出来。副帝虽然将两人释放,却没收了一切财产,并流放东方。

这时候是公元313年,离戴克里先退位仅仅过去了8年!!果真是人走茶凉的最佳注释,308年前后戴克里先还能够为新一轮的四帝共治牵牵线搭搭桥,现在连自己的妻女被人流放都无能为力了。

我们实在不知道,当时已68岁的戴克里先,是如何承受这种明知妻女在外过着流浪生活却无计可施的日子。这时已经没有任何人再理会退位老皇帝的意见了。

那位不要脸的副帝先生于同年8月死亡,书上原话是:不知是自杀,还是被手下官兵暗杀。之后李锡尼掌控了罗马帝国的全部东部区域。戴克里先的妻女在知道消息后决定求见李锡尼,毕竟李锡尼登上现在的东方正帝的位子当年也是有戴克里先和瓦莱里娅的前夫——前任正帝首肯了的。她们想要拿回被没收的财产,回到戴克里先身边。但是!

结果李锡尼根本就不打算接见这两名应该算是旧识的女人。无奈之下,这对母女只好继续流亡。为了尽可能地接近戴克里先,两人来到了希腊的塞萨洛尼基。而李锡尼派了一队军人在此,手里拿着死刑判决书在等她们。统领罗马帝国20年、创立“四帝共治制”的戴克里先的妻子和独生女,就在面对爱琴海的塞萨洛尼基中央广场被处死,尸体直接让人丢进了大海。

戴克里先曾经贵为罗马帝国皇帝,但是晚年潦倒以至于连自己的亲人(妻女)都保护不了!他退位后还看着自己曾经建立的各种政策制度一步步崩溃及至全面反转:四位皇帝之间的多年内战已经让人完全不相信四帝共治的好处了;313年6月15日的米兰敕令也昭示着之前抑制基督教的国策开始反转。

戴克里先也于313年去世,不过书里说史学家并不知道他去世的具体日期,也没有他晚年心境的资料记录,不知道他对这些坏消息了解多少。在我看来这些是对他一生的否定,把你的荣耀一点点撕碎给你看。

以上内容来自于《罗马人的故事13: 最后一搏》,由以往读书笔记整理,如有错误谢谢指正。:)

整套书我给五星好评,读书笔记在这里(1-5, 6-10, 11-15)。